铜加工产品和生产技术发展方向 Ⅰ
来源:
|
作者:宁波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02-24
|
39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铜加工业历经近60年的创业和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产量已连续七年居世界首位,铜加工材的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逐步提高,技术创新活跃,国产铜加工技术装备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现代铜加工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中国铜加工工业大而不强,技术经济指标不够先进,企业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技术水平及装备先进与落后并存,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方面急待改变,隨着我国经济发展向低炭,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中国铜加工工业也进入微利化和精细化时代,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铜资源短缺,铜价和人工成本不断推高、铜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对此中国铜加工工业必须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短流程,节能,减排,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艺,发展利用再生铜资源直接生产铜加工材技术,以确保中国铜加工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1.5、技经济指标
2009年铜加工技术经济指标尚未公布,2008年各项指标表明铜材综合成品率在稳步提高(表4),能耗指标和成品率指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表 7 中国铜加工技术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二、铜材产品及发展方向
铜材是使用量最大、使用年代最悠久的功能材料,它的主要功能是导电和热交換,同时又是所有金属中唯一具有抑菌和灭菌功能的金属,因此它广泛地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設、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代铜材”的概念已脱颖而出,它代表着铜材的发展方向:铜及铜合金向高强、高导电、高导热、环境友好等方向发展;铜产品向高精尖、短小轻薄、复杂断面、复合金属、性能高度一致等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热点产品如太阳能、电动智能汽车、高速列车、保护环境、微电子等领域用铜制品,这些产品的需求也极大的促进了铜加工生产技术的进步;
国内外有色金属新材主要硏 发现状是硏发节能、环保、节材、功能材料和产品,通过合金化、表面改性、多种多层复合、激光照射等办法,努力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以铜合金材料为例正在开发的新材料和新产品有:
1)高强高导电铜合金硏究:铜-铬-鋯合金、银-铜、铜-镍-硅、铜-铁-磷、㳽散强化铜等,用于电子、电力、焊接工具(特别是汽车钢板点焊不沾模合金)、大推力火箭燃烧室内衬;
2)高散热材料及产品:不改变材料仅改变制品表面状态,从而成倍提高散热性能、提高能效比、适应各种恶劣水质和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新型制冷剂腐蚀的新产品,如超细、簿壁、复杂齿型内螺纹管、外翅片管、现代精密热管等,用于空调、制冷、电站、舰船、海水淡化、电脑冷却器等;
3)特种接插元件:高性能、抗松驰、小插拔力、高导电、抗蚀、高彈性接插元件,如铜镍锡高镍锌白铜、高锡青铜等,主要用于通讯、手机、电脑、智能汽车等;
4)特种铜球、粉末、纳米材料、单晶铜等,其中印刷线路用活性磷铜球、热管内表烧结用铜粉末、自润滑轴承合金粉末、活化功能用纳米铜粉、单晶铜絲替代键合金絲等均产业化;
5)复合材料研发异活跃,主要有钢材喷涂耐蚀白铜、激光熔焊、特别是以铝代铜复合材料正在迅速产业化,产品有铜包铝、铝包铜板、带、排、线等;
6)环保铜合金:硏发含铅的新型易切屑黄铜,如加入铋、銻、砷、硅、磷等黄铜;
7)高强耐磨铜合金,主要用于汽车同步器齿环、活塞套等部件;
8)艺术用铜合金:仿金、仿银合金和表面处理获得各种颜色;
新型材料发展趋势是:高、精、尖、功能化、智能化;产品发展向高精度、高表面、性能高度一致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