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材各品种进出口情况分析如下:
铜板带历来是进口的重要品种,2005年进口为27.3万吨,为历年最高数量,相当于当年板带产量的31.9%,2009年板带进口为历年最低值14.97万吨,2008年为20万吨,为当年产量的12.8%,2009年这一比值将还要下降;棒型材进口数量与产量之比也明显下降,这表明中国铜加工材中主要品种对国外进口的依存度不断下降,这是重要的进步。
管材是净出口品种,虽然出口受到国际市场萎缩和某些国家贸昜保护主义的影响,但依然保持着较高数值;
2009年中国铜加工材的消费量再创历史新高,再一次表明国民经济发展,为铜加工产业提供了宽广的内需市场,消费的主要领域仍然集中于电力、交通、电气等行业;国外发达国家铜及合金加工材在各领域的应用比例大致为电子、电力60%,建筑15%,轻工家电10%,机械5%,交通4.5%,其中电子,电力,家电,汽车,建筑用铜材正在迅速增长;我国各行业用铜材比基本与此相当(表4)。
表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铜加工材生产量 (万吨)
注:表中世界铜加工材产量不包括中国大陆铜加工材产量
表中数据来源于世界金属统计《WORLD METAL STATISTICS》
表2 中国铜加工材产量与消费 (万吨)
1.2铜材销费
铜材销费反映各部门对其需求比例和市场方向,当前铜材应用主要领域是电力、电子,这与发达国相当(表5、图2)
表5 2009年铜材消费结构
铜加工材消费方向%
1.3铜材生产
主要铜材产地仍然是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 全国铜材总消费量达790。33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材市场。随着世界经济危机漫延,2009年中国铜材产量、消费量增幅有所减缓;
中国铜加工材主要产地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一直处全国第一位,全国领军的铜加工企业也多位于此,代表企业有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海亮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宏磊铜业集团、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绍兴力博铜材有限公司、宁波博威有色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江苏、上海地区铜材增幅很大,該地区虽然未新建大型铜加工项目,但在原企业基础上扩产改造取得很大成功;
中国铜材产量、主要产区情况分别列入表6。表6中国铜材产地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1.4产品质量
中国铜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中,传统铜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铜加工材的转变,其重要特点是向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方向发展,许多产品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质量已稳步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已处国际先进行列,各主要铜材生产厂家除按国家标准生产外,还可以直接接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订货,这表明我国铜加工材生产进一步国际化;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对铜材的多方面需求,各铜加工企业还相应制定了许多内部供货技术标准。中国铜加工产品质量现状可概括为:某些重要品种(空调管、导电铜排)质量己处世界先进水平,这两种产品生产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而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处于中等,高精尖产品高需进口;其根本原因是普遍存在重量轻质、管理粗放,对攺善产品质量的投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