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觧铜箔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世界上的重要生产国和国际贸易国,但是我国电觧铜产品多为35微米普通箔,技术含量低,国内市场已近饱合,而9、12、18微米和超薄、多层高档电觧铜又多靠进口,特别是这种产品技术含量高,多受国外控制;为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电子基础材料国产化进程,替代进口,建设高档电觧铜箔、压延铜箔生产基地十分重要。
热点品种当前需求和予测列入表2.5
铜箔产品发展方向是:
1)压延铜箔向超薄、超宽、特种合金方向发展,其中急需0.02~0.05×450毫米纯铜箔,铍铜和康铜箔也需产业化;
2)电解铜箔产品的发展是稳定18μ大宗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超厚超薄和特殊表面复合箔;
表2.5铜箔产品预测(万吨)
产品名称 当前需求(2007年) 2015年 用途 生产方法
压延铜箔 0.1 0..9 电子,电力 多辊轧制
电解铜箔 40 50 覆铜板,锂电池 电解沉积
2.6其它铜制品
1)热管
热管及由此而构成的热管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热交换器正在开拓它的应用领域。早在1942年美国的Gaugter就提出了热管的原理,热管换热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来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不但使热管的理论不断完善,其应用也从原先的宇航热控制扩展到电子元器件散热、余热利用、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并且取得优异的效果。
热管是热管换热器的一种高效换热元件,图1是吸液芯热管的典型结构图。它由管壳、毛细多孔材料(管芯)、蒸汽腔组成。热管制造的工艺很复杂,主要的工序过程是:首先将管芯放入管内,清洗并烘干后将其一端封闭,并抽成负压(1×10-1~-3),充入适量的工作液体,再将其密封。从换热角度可将热管分为三部分,即蒸发段、绝热段和凝结段。工作时,蒸发段中存在于毛细多孔材料中的液体(换热工质)受热则汽化蒸发,蒸汽在腔内流向凝结段,在此遇冷则凝结液化,凝结液在毛细抽吸力的作用下经管芯流回蒸发段。显然,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而凝结是个放热过程,在热管内由于毛细多孔材料的存在,工质自动地不断完成吸热蒸发–凝结放热的循环,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管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如图2所示。由于蒸发潜热很大,因而可以在不大的温差下在热管两端传送很大的热量。绝热段在蒸汽通道中不承担换热任务,只是作为分隔冷源和热源的手段,因而可以按照需要任意设计其长短和分布形式。